2024-02-26 15:03
清道光年间,一艘满载着大量精美青花瓷和宁波特产---梅园石的商贸货船,从宁波出发或过境宁波后,驶向远方异国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艘商船出发不久便触礁沉没,大海深处成为这趟旅程的终点,直到一百多年后,这艘船的“遗址”才被人们发现。
这艘商船被称为“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”,其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,在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。经前期调查和探摸,该沉船为一艘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,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(圆)底木质海船,属于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只,约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。
沉船埋藏于泥砂夹蚝壳的海床之下,遗址表面最低处水深20~24米(低平潮~高平潮),最高处水深18~22米(低平潮~高平潮)。船体残长约20.35、残宽约7.85米,遗址散布范围长约23、宽约11.2米。船体上层和船舷等高出海床表面的构件已不存,但龙骨、肋骨、隔舱板、船底板等主要构件依然保存较好且清晰可辨,可复原程度较高。
该沉船以运输宁波本地特产的梅园石材为主,前期已采集出水473件器物,除少量为船上生活用品和船体构件外,大部分是运输船货,器类主要包括瓷器、陶器、铜器、锡器、石器、木器等。瓷器器形见有碗、豆、盘、杯、器盖、罐等,多为青花,器底多篆书“道光年制”款,少量“嘉庆年制”款;陶器器形见有罐、壶和砖等;铜器主要为铜钱,包括“乾隆通宝”、“嘉庆通宝”、“道光通宝”及日本“宽永通宝”、越南“景兴通宝”等;另有“盛源合记”玉印、西班牙银币、锡盒等珍贵文物。多数器型规整、纹样精美、品相良好,具有较高的文物、科研和展示价值。
“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”堪称继“南海Ⅰ号”、“南澳Ⅰ号”之后的重大水下考古大发现,因此备受瞩目。考古专家表示,“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”目前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年代较晚的木船,为探索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、近代海外交通史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此外,宁波水下考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,水下考古方面的先进技术也一直备受瞩目。而这些出水的文物正是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港口的又一证明,再度佐证宁波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辉煌。
据悉,根据发掘工作计划,2012年主要完成“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”船载文物发掘,2013年完成古船船体发掘。